環保督察破解老大難問題

 
樓主   帖子創建時間:  2022-11-10 20:07 回復:0 關注量:15

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奔著問題去,查處了一批破壞生態環境的重大典型案件,解決了一批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,取得顯著成效。



  



  攝影/郭煦



  黨的十八大以來,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,作出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。生態文明建設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、轉折性、全局性的變化。



  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,是黨中央、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和重大改革舉措。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自2015年建立實行以來,壓實了生態環保“黨政同責”“一崗雙責”,動真碰硬、攻堅克難,解決了一大批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,促進了經濟高質量發展,也成為檢驗廣大領導干部生態環保責任擔當的試金石。



  環保督察守住綠水青山



  “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關系,而是辯證統一的關系。只有把綠色發展的底色鋪好,才會有今后發展的高歌猛進。”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重點,倒逼新舊動能轉換,促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,一批違法違規項目被依法處置,一批傳統產業優化升級,一批綠色生態產業加快發展,越來越多的地方走上以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道路。



  綠草茵茵,月季盛放,江風拂面。在距離長江約1公里、面積達17萬平方米的寶鋼原固廢堆場,不少寶鋼員工拍婚紗照時特地來此取景。



  前些年,這里還是鋼渣、脫水泥餅等工業固體廢物及建筑垃圾的堆場,堆積高度達9米,堆存量約150萬噸。2019年7月,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上海期間,現場檢查發現堆場區域及周邊已受到污染。正視存在的問題,中國寶武寶鋼股份成立專門工作組,落實責任、立行立改。專家組為整改工程制定了“兩步走”方案,以最大限度和最快速度防范對周邊環境的影響,消除污染隱患。



  寶鋼股份能源環保部固廢綜合利用技術首席工程師劉劍平介紹,第一步是“截污”,阻斷堆場固廢對周邊環境的影響。施工隊先將6處高風險區域內的固廢清挖移走,圍著堆場用水泥澆筑了一圈長2197米、深16米的止水帷幕,并配備了長期環境監測井,“好比把固廢兜進了臉盆里”。第二步是“清場”,徹底清挖場地內的固廢,回收利用。2020年7月,300多名施工人員、70臺大型工程機械進場,24小時不間斷連續施工。3個月后,近167萬噸固廢全部清挖轉運,再用干凈的土壤回填,種上植被。



  耗時18個月,投資8.6億元,昔日的固廢堆場變身生態綠地,完成全部環境整治目標要求,各項指標達到工業二類用地標準。



  盛夏時節,走進福建寧德福鼎市白琳鎮金山工業園區,康達石業有限公司1.1萬平方米的廠房內,工人們正忙著切割、打磨石材,卻不見粉塵飛揚。白琳鎮是“玄武巖之鄉”、中國十大石材出口基地之一。從事石材行業20多年的康達石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初峰說:“以前由于利潤高、門檻低,鎮里的大小石材廠最多時達400多家,長期高能耗、高污染地粗放式發展,粉塵滿天,污染嚴重。”

    

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